Google AdSense Crosscol

青海 (二) 早住民族簡述

Views since 2020-01-25

青海古稱西海,自遠古以來就是眾多民眾聚居
(牧)之地區,吐蕃(即清以後之藏族)乃是較晚徙入青海地區者。


據《禹貢》稱其地本西戎所居,夏殷周三代時為西羌所踞,西漢時為張掖、武威、金城、隴西四郡之西塞外,及蜀之北徼外,屬先零羌等諸羌地。

西漢季世王莽時始置西海郡,東晉時為鮮卑吐谷渾所據,諸胡列國時期(即一般史書所稱之五胡十六國)鮮卑族秃髮部之南涼也曾兼有其地,其地向為氐、羌、鮮卑諸族混居之處。

隋大業五年609年)平吐谷渾,將其地(清海)置西海、河源等郡。

隋末天下大亂,吐谷渾復據其地,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)擊破之,吐谷渾降唐,且與唐和親,及高宗龍朔三年663年),吐蕃攻滅吐谷渾占有其地。

元時為貴德州及吐蕃、朵甘思等處宣慰司,自唐至元有頗多中亞、波斯等廣義西域的穆斯林送入青海地區,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),衛拉特蒙古入據其地,清固始汗自西北入青海。

從而可知青海一地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(牧)之地。

上一篇:青海地理概況


二、青海早住民族簡述


此處不用「原住民族」或「土著民族」二詞者,由於缺乏實質考古資料,縱或發掘若干考古實物,但與現住民族缺乏實際聯繫,無法證明兩者有直接關係。

猶如在華北發現北京猿人化石,雖說明距今約五十萬年前,華北地區已有人類,但無法證明此遠古人類與華夏民族有血緣上之關聯,自是與後日之漢人更無關聯。

按所謂漢人或稱漢族,其最初(指秦漢時期)之內含,已包含華夏、東夷、百越及荊吳四大系民族[1],越往後代,其內含越多元,因此所謂漢人或漢族,為眾多民族之混合民族,其情況略如下表:

歷代漢人內涵表

時代

漢族之內涵
秦及兩漢

華夏系東夷系荊吳系百越系。
隋唐時代

兩漢時之漢人、匈奴、羯、鮮卑、烏丸、少部分之氐、羌。
兩宋時代

隋唐時之漢人、部分契丹、渤海、沙陀、突厥、維吾爾。
元明時代

兩宋時之漢人、契丹、女真、若干中亞之人、蒙古人。
清代至今

元明時之漢人、女真、若干維吾爾族。

雖是在青、藏地區雖經考古發掘數千年前先民遺址[2],但不能與今日藏族劃上等號,此乃極淺易之邏輯推理。

因此稱出現於文獻上青海地區之民族,為青海早住民族,應屬合適。

《禹貢》係中國極早出現之歷史文獻,載青海地區乃古西戎之地,在中國歷史上,以華夏居中原地區,對四周非華夏諸民族,依其所處地理方位分別稱之為:

東夷、西戎、南蠻、北狄;

因此可知所謂夷、狄、蠻、戎既是泛稱,也是華夏所給予之他稱,而非各該民族之自稱,更何況在華夏四周之民族,可說是不一其族,絕非夷、狄、蠻、戎四個名稱所能含蓋,《禹貢》又稱:

織皮、昆侖、析支、渠搜、西戎即敘。

鄭康成注之曰:

衣皮之民,居此昆侖;析支、渠搜三山之野者,皆西戎也。昆侖謂別有昆侖之山,非河所出者也。

從而可見古西戎乃泛指分布之西方之諸多非華夏民族。

三代(夏商周)時,今青海之地,皆屬西羌聚居之地,而羌與氐向來相鄰而居(牧),可見羌、氐皆歸類為西戎,《詩、商頌、殷武》稱:

維女荊楚,居國南鄉;昔有成湯,自彼氐羌,莫敢不來享,莫敢不來王。[3]

從此可見春秋以前,也將氐歸類為西戎之一支。

據《書、牧誓》稱其時羌髳,為群羌中之一支,另據《後漢書》稱:羌無弋爰劍者,約為戰國初期秦厲公時人(秦厲公西元前476~443年在位),進入三河間,諸羌推以為豪,其曾孫忍,忍子研,益豪建,以是羌中稱研之後人為研種。

漢時青海為張掖、武威、金城、隴西四郡之西塞外,及蜀郡之北徼外,為先零,燒當等諸羌聚牧之地。

「羌」,據《說文解字、羊部》指:「羌,西戎牧羊人也。」可見羌族係營畜牧生計。

《後漢書、西羌傳》稱漢武帝時,先零羌與封養、牢姐種結盟,與匈奴通,漢遣將軍李息、郎中令徐自為將兵擊平之,始置護羌校尉,由是羌人乃去今青海依鹽池左右。

西漢宣帝劉詢時(西元前73~49年在位)先零種豪度湟水,與諸羌寇金城(今甘肅蘭州),漢遣趙充國破之,至研十三世孫燒當立,至西漢元帝劉奭時(西元前48~33年在位),有三姐羌等七種寇隴西,漢遣馮奉世襲降之。

自無弋爰劍至研五世,研最豪盛,自後以研為種號,傳至燒當復豪健,其子孫遂以燒當為種號。

西漢季世王莽執政秉,終至篡漢建國號「新」(西元9~23年),在群羌聚居之地建西海郡,王莽遣中郎將平憲等,誘塞外羌豪良願等獻鮮水海(即青海湖)允谷鹽池,王莽以所獻地為西海郡,置五縣,惜乎五縣之名未見諸文獻。

不過今人譚其驤主編之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第二冊《秦、西漢、東漢時期》在《涼州刺史部》繪有西海郡,而鹽池之地在青海湖(其時稱西海、仙海或鮮水海)之東北,此為中國中央最早在今青海設立郡縣,應有歷史意義,其時吐蕃(西藏)尚未躍登歷史舞台,仍處於蒙昧之初民時代,與青海毫無關聯。

上段所稱秦厲公時,羌人無弋爰劍進入三河之間,係指黃河、賜支河(析支河)及湟水之間,考其地望,約當今青海省北部西寧至鹽池一帶。

秦獻公時(西元前384~338年在位)欲討伐無弋爰劍之後人,羌人懼而率部眾南下,出賜支河西數千里,分為三支:

一為越巂羌,又稱氂牛種,分布於漢之越巂郡,治邛都,地當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之大度河南;

二為廣漢羌,又稱白馬種,分布漢之廣漢郡,故治今四川省成都金堂縣東南,後遷雒城,其地當今四川省德陽市轄之廣漢市西北;

三為武都羌,又稱參狼種,分布於漢之武都郡,治武都,其地當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西南。

以上三部從大方位看總在甘南四川一帶,分布面積頗廣。

自春秋而戰國至秦漢,羌族布分地區廣袤,且往往與氐族錯雜而處,以是舊籍所載大多氐羌並列,及至後漢,由於文獻所載較詳,因羌族居地之方位,而有「東羌」、「西羌」之分,據《後漢書》卷六五《皇甫規、張奐、段熲傳》所載:

至冬,羌遂大合,朝廷為憂,三年舉(皇甫)規為中郎將,…(皇甫)規親入菴廬,巡視將士,三軍感悅,『東羌』遂遣使乞降,涼州復通。

其餘提及東羌復有多次,而《資治通鑑》卷五二《(東)漢順帝永和六年141年)條也載:

春正月,丙子,征西將軍馬賢且與凍羌戰于射姑山,賢及二子皆沒,『東、西羌』遂大合,……

羌之有東、西之分,至少在東漢時確實如此,大體而言,分布於安定、北地、上郡者,謂之東羌;而處於隴西(非甘肅西部,反而指甘肅東南)、漢陽及金城塞者謂之西羌[4]

此種情形猶如抗戰期間,有藏人格桑澤仁主張藏人聚居地區,不應統稱之為西藏,其居東邊康區、青海都,應稱之為東藏較為妥適[5]

總而言之,羌族遍布大陸西北地區,種落之多,幾無法細數,其較著凡二十餘種,今擇其尤著,酌加簡述如次:

()先零羌

先零羌一詞,首見於《漢書、趙充國傳》稱:

是時,光祿大兼義渠安國使行諸羌,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。

先零羌為西羌中最大者,最先分布於賜支河曲南岸之大、小榆谷,考其地望約當今青海省黃河南岸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東。

漢初,其中部分先後向湟水流域遷徙,另有部分則向青海湖鹽地遷移,及至東漢初,由於先零羌種落大量外徙,致其居地之大、小榆谷幾形空虛,遂為燒當羌趁虛而入。

東漢時,先零羌又多向東移徙,及於今甘肅天水、隴西乃至扶風一帶。

()燒當羌

「燒當」乃是無弋爰劍十八世孫之名,燒當時頗為豪健,其子孫遂以燒當為種落之名,其情況與鮮卑吐谷渾之後人以吐谷渾為部落之名相類。

當燒當羌進入大、小榆谷後,生聚繁殖,其勢漸盛,遂不斷向東發展,舉凡金城、隴西、漢陽、安定、北地等處,皆成燒當羌遷徙之地,此舉危及漢廷,乃多次發兵進剿,燒當羌力不能敵,乃向西徙以避漢軍,向西及於賜支河曲,乃至更西,終於徙居河源一帶,與當地發羌錯雜而居。

()卑湳羌

此部羌源也駐牧於大、小榆谷,後徙至金城郡安夷(今安民縣,在今西寧市東南)

()罕幵羌


罕或,與幵原為兩個部落,而幵或作開,今則多合而作罕幵,按東漢時罕與尚為二部落,至晚在前秦時351~394年),猶未合併,但到北周時兩部落已合而為一。

此點可從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562年)《聖器寺四面造像銘》中,已將罕與幵合而稱之,關於此部分之論證可參看馬長壽所著《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》一書(此書係1985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)。

罕幵羌部落原聚居於湟水流域,以漢破罕幵羌將其部分遷往天水郡(在今甘肅省)而設罕幵縣以置其民;漢武帝攻湟中時,曾將部分罕幵羌遷往鮮水之陽,即青海湖北岸,可見罕幵羌也在青海此岸。

至於其他諸部羌如牢姐羌、封養羌、乡姐羌…等數十部落,都是環青海而居,或由青海湖一帶遷往甘肅、四川、寧夏一帶,羌族為此一地區之早住民族應無疑議。

氐族,向來與羌族聯稱,自有文獻記載以來,氐族即分布中國大陸西北地區,往往與羌族比鄰而牧,漢開益州,置武都郡時,即有氐人散布其間,氐、羌早在先秦時代,與華夏就有往來,除前引《諸、商頌、殷武》之記載外,《竹書紀年》也載殷商成湯與武丁時(殷商約當西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紀),有兩次「氏羌來賓」之事;《逸周書‧王會解》也載周成王時(約為西元前1063~1027年在位),「氐羌以鸞鳥來獻」,可見氐羌與中原華夏早有往來,關於氐族分布情況,較早之記載為《史記》作:

自冉駹之東北,君長以什數,白馬最大,皆氐類也。

所謂冉駹之東北,就其地望言,應包括西漢水(漢水之西源)、白龍江流域(當今甘肅省西南部)及涪水(四川嘉陵江之西源)一帶地域,此一地區正當今四川、甘肅、青海三省相鄰之地,可見氐與羌相鄰,乃是事實。

《史記》稱氐人「君長以什數」,可見其部落極多,而其中以白馬部最為強大,白馬部氐族分散居於隴右之成州(今首肅省隴南市成縣)與武川(今甘肅省隴南市治武都區),其地也去青海不遠,青海之有氐族應為極自然之事,其為青海地區早住民族之一支,也屬不爭之實。

西元三世紀末,中原西晉王朝已呈不穩跡象,而遼東鮮卑族(在大興安嶺南段,後日之慕容部、宇文部、段部等)正逐漸崛起,後日慕容部酋長涉歸有二子(當然不僅二子,但史傳所見具名者,僅以下二人),吐谷渾雖居長,但係庶出,慕容廆居次,但嫡出,能繼承涉歸之位者為嫡出之慕容廆,兄弟各有部眾比鄰而牧,某日雙方部眾因鬥馬而失和,慕容廆怒曰:「先公分建有別,奈何不相遠離,而令馬鬥!」吐谷渾回應曰:「馬為畜耳,鬥其常性,何怒于人!乖別甚易,當去汝萬里之外矣。(見《晉書‧吐谷渾傳》),於是吐谷渾率其所部一千七百家西徙(《晉書》稱一千七百家,但《魏書》作七百家,孰是待考),當時一家(註)如以十個人計,則一千七百家就有一萬七千人。

(註)游牧民族常以「落」為家戶單位,每落通常指一個帳篷,以五人計,但日本內田吟風於《南匈奴研究》一文中,指一落平均二至三個帳篷,每一帳平均七個人,該文輯入內田所著《北亞史研究‧匈奴篇》,同朋舍出版,1975

在當時而言,一萬多人就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,當吐谷渾率所部西遷徙時,青海地群羌仍處於各部林立互不統屬狀態,每一部落大者不過一、二百帳,小者數十帳,力量都不大,相對吐谷渾所統一千七百家(縱或七百家)而言,吐谷渾的鮮卑之族,極易將群羌部落各個降服之,據《魏書‧吐谷渾傳》載:

吐谷渾遂徙上隴,止於抱罕暨日松,界昂城(《宋書》作昴城,其地當今四川省西北之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壩縣)、龍涸,從洮水西南極自蘭數千里中。

可見鮮卑吐谷渾部已分布或征服今青海、甘肅、四川三省相鄰地區,據文獻所載,吐谷渾死後,有子十六人,長子呼延襲其位,呼延身頎長而勇力過人,但性苛暴,為昂城羌酋委聰所刺,劍猶在體,呼其子葉延、語其大將紇披曰:
吾氣絕,棺斂訖,便刺去保白蘭(考其地望約當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地方),地既險遠,又土俗懦弱,易控御。葉延小兒,欲授餘人,恐倉卒不能相制,今以葉延付汝,竭股肱之力以輔之,孺子得立,吾無恨也。[6]

遂抽劍而死,呼延有子十二人,葉延在紇拔輔佐下嗣立,頗讀書傳,自謂:

曾祖奕洛韓(按即涉歸,吐谷渾之父)始封昌黎公,吾為公孫之子,案禮,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,遂以吐谷渾為氏焉。(見《魏書‧吐谷渾傳》)

從而可知吐谷渾從人名轉而為地方政權之名,吐谷渾政權立國於群羌之中,其統治階層為鮮卑族慕容部,憑武力威服群羌,吐谷渾為青海地區早住民族之一支,乃是不容否認之史實。

鮮卑族吐谷渾係慕容部,源於大興安嶺南段,另有源於大興安嶺北段之鮮卑族拓跋部、禿髮部(其實就是拓跋部)、乞伏部等,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偏北,其遷徙路線乃是越過呼倫、貝爾池,進入漠北,再轉而南下進入漠南今內蒙古西部地區,稍壯大其力量後,再向南進入今山西省北部。

鮮卑族拓跋、禿髮、乞伏三部均循此路線自大興安北段先西進再折而南下,拓拔部在漠南,代北站穩陣腳後,發展為「代」政權338~376年),其後再蛻化為北魏(或作拓跋魏、後魏、元魏)為中國正統王朝之一,載其史事之《魏書》屬正史。

乞伏部則進入隴西地區,在此有必要將「隴西」一詞稍作說明,「隴」係甘肅之簡稱,以是往往有人以為「隴西」係指甘肅西部,實則正相反,「隴西」實指甘肅東部,此因甘肅與陝西之間有隴山,甘肅東部正在隴山之西,故稱隴西,至於甘肅西部,多位於黃河之西,故稱河西。

鮮卑乞伏部即進入隴西者,據《晉書‧乞伏國仁載記》稱:
乞伏國仁,隴西鮮卑人也;在昔有如弗斯、出連、叱盧三部,自漠北南出大陰山,遇一巨蟲於路,狀若神龜,大如阜陵,乃殺馬而祭之,祝曰:『若善神也,便開路;惡神也,遂塞不通。』俄而不見,乃有一小兒焉。又有乞伏部,有老父無子者,請養為子,眾咸許之,老父欣然,自以有所憑依,字之曰紇干;紇干者,夏言依倚也(按夏言,指華夏之言)。年十歲,驍勇善騎射,彎弓五十斤,四部(按指前云三部及乞伏部)服其雄武,推為統主,號之曰乞伏可汗託鐸莫何;託鐸者,言非神非人之稱也。

此為隴西鮮卑族乞伏部之由來,若干傳後,至乞伏祐鄰時,於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初(泰始共十年,265~174年),率五千戶遷於夏(係指今河套以南之地,也即鄂爾多斯高原),部眾漸盛,時有鮮卑鹿結部七萬餘落,屯于高平川(地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清水河一帶),與乞伏部迭相攻擊,鹿結部戰敗,南奔略陽,乞伏部祐鄰乃併鹿結部餘眾,其勢更壯,遂屯于高平川,五傳至乞伏國仁,建秦政權388~431年),史稱西秦。

其盛時力量一度進入青海,因此青海北部之有鮮卑乞伏部分布其間,乃是極自然之事,鮮卑乞伏部為青海地區早住民族之一支,也屬理所當然者。

另有鮮卑禿髮部,禿髮,乃拓跋一音之諧譯,其自漠北轉而南下後,落腳於今青海北部、甘肅蘭州黃河以南(黃河貫穿今甘肅蘭州市區),向者多以河西鮮卑稱之,據《晉書‧禿髮烏孤載記》稱:

禿髮烏孤,河西鮮卑人也,其先與後魏同出。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遷于河西。

一般文獻多以三十年為一世,禿髮烏孤係西元四世紀下半葉時人,向上推八世也即二百四十年,約當西元二世紀,其時約為東漢安帝劉祜107~125年在位),始自塞北遷入河西,按其時匈奴業已勢衰,史傳稱「鮮卑據匈奴故地」之說,在時代也相合,而所謂「匈奴故地」者,經近代學者考證,認為在河套、陰山一帶,以地理形勢觀之,自河套陰山一帶進入河西地區,實係順理成章之事。

西元397(東晉安帝司馬德宗隆安元年),後涼主氐族呂光拜鮮卑禿髮烏孤為益州牧、左賢王,而禿髮烏孤則自稱大將軍,大單于、西平王,建元太初(西秦乞伏乾歸也有此年號),攻占金城,徙都於樂都(今青海樂都),復又自稱武威王,置中騎將軍已下,分立郡縣,為建立南涼政權奠下基石,南涼既建都於青海樂都,查樂都在今青海西寧市東海東地區樂都縣,禿髮鮮卑既都於樂都,則大量鮮卑族禿髮部入住今青海北部,乃是必然之事,是則鮮卑族禿髮部為青海早住民族之一支,此實為無可否認之史實。

就已有文獻看,羌族乃青海地區最早出現之早住民族,且部落眾多,但不互相統屬,形同散沙,其後進入青海之鮮卑族如吐谷渾、乞伏部、禿髮部,雖憑藉武力征服群羌,建立政權,但在人數上終究居於少數,若干世代之後,不免羌化,吐谷渾享祚最久,且曾與唐朝和親。

直至唐太宗李世民時,吐蕃在其贊普(意為領袖,猶中原之皇帝、北方草原游牧政權之單于、可汗)松贊剛布統領下,統一吐蕃各部落,始見壯盛,並開始向外擴張,於西元641(唐太宗貞觀十五年),與唐和親,唐以文成公主嫁之,唐蕃之間處於友好和睦關係。

吐蕃於松贊剛布贊普之後,唐蕃關係有所變化,經常訴諸兵戎,其時已至西元七紀紀後半葉,至是始有吐蕃之族進入青海,此也為不可更易之史實,相對於氐、羌、鮮卑吐谷渾、乞伏部、禿髮部而言,在青海地區吐蕃族乃是晚住民族,凡此皆是既成之史實,既無法更改,也無從隱諱。


下一篇:青海現住民族概況



[1]   見胡耐安《中國民族志》,台灣商務印書館,另任何有關中國民族志或史之專書,莫不作此看法。
[2]   關於在西藏考古發掘古人類遺址,可參見1982105日,台北《聯合報》一則報導。另中共西藏科學院主辦之《西藏研究》198211月出版第三期,內有專文介紹。
[3]   《詩》,自漢武帝採董仲行「罷黜百家、獨尊儒術」之後,將儒家所推崇之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易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稱之為經,因《樂》戰國遺失,僅得五書,遂設五經博士,《詩》稱經自此始。
[4]   見馬長壽遺著《氐與羌》一書頁1061984年,上海人民出版社,該書係馬氏遺稿未及出版,由周偉洲氏整理出版。
[5]   見格桑澤人《邊人芻言》,格桑氏係國民參政員,該書由格桑氏自行出版,坊間甚少見到,筆者有印刷本,蒙藏委員會有影印本。
[6]   見《魏書‧吐谷渾傳》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