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AdSense Crosscol

唐朝 vs 吐蕃 (一) 吐蕃簡叙

Views since 2020-01-25
從使者往來看唐蕃關係



前  言   
唐代與吐蕃(即今西藏)關係密切,為甥舅之國,自唐太宗貞觀年間,雙方即有綿密進來,並發生和親關係。

有唐一代雙方使者往來不絕,除初期唐蕃關係頗融洽外,之後之往來的不甚和諧。(茲據兩《唐書》所載(輔以《冊府元龜》、《資治通鑑》)

唐蕃間雖有綿密之使者往來,但關係並非十分融洽,且往往扣留對方所派使者,本文就既有文獻所載,從使者往來看唐蕃關係。


一、吐蕃簡叙

()吐蕃族源

吐蕃也即今日所稱之西藏,西藏乃是清代將之納入中國版圖並派大臣駐藏治理後,始有之稱謂,之前歷代皆以吐蕃稱之。「吐蕃」之見於史籍,最早為《唐書》[1],稱吐蕃之族源為:

吐蕃,在長安之西八千里,本漢西羌之地也。其種落莫知所出也,或云南涼秃髮利鹿孤之後也。利鹿孤有子曰樊尼,及利鹿孤卒,樊尼尚幼,弟傉檀嗣位,以樊尼為安西將軍。後魏神瑞元年,傉檀為西秦乞佛(按即乞伏)熾盤所滅,樊尼招集餘眾,以投沮渠蒙遜,蒙遜以為臨松太守。及蒙遜滅,樊尼乃率眾西奔,濟黃河,逾積石,於羌中建國,開地千里。樊尼威惠夙著,為群羌所懷,皆撫以恩信,歸之如市。遂改姓為窣勃野,以秃髮為國號,語訛謂之吐蕃……[2]

至於《新唐書》則稱:

吐莠本西羌屬,蓋百有五十種,散處河,湟、江、岷間;有發羌、唐旄等,然未始與中國通。居析支水西。祖曰鶻提勃悉野,健武多智,稍并諸羌,據其地。蕃、發聲近,故其子孫曰吐蕃,而姓勃窣野。或曰南涼秃髮利鹿孤之後,(以下與《唐書》同)

從上引二《唐書》所載,均認為吐蕃係西羌之族,或指其為秃髮利鹿孤之後。按秃髮部係鮮卑族,秃髮與建立代、北魏之拓跋部同源共祖,其所操語言屬阿尔泰語系,而吐蕃所操語言為漢藏語系,兩者差異極大,認其同源共祖,實乃不可能之事。

但「蓋百有五十種」,其中混有羌族,乃至羌化之鮮卑族,也是無可避免之事,又以近代考古發崛發現距今四千多年前,今拉薩附近卡諾已有人類居住遺跡[3],其時尚無所謂羌族之稱,自不可能為之羌族之後,此為土著說之有力證據。

另有所謂吐蕃之族源於印度之說,如《勝天贊釋》[4]一書中稱:

西藏人類,係由茹巴底王率領軍隊進入有雪邦土,而逐漸繁衍而來者。[5]

此外蒙人撒囊薩辰著《蒙古源流》,1927年蒙人汪昌睿譯註,也稱吐蕃之族源於印度(該書於1927年由北平蒙文書社出版),另日人青木文教所著《西藏文化的新研究》一書,也作如是主張(該書由張興唐譯,1963年六月蒙藏委員會出版),此等說法可視為印度說,此說宗教色彩太以濃厚可信度甚低。

綜合以上諸說,當知吐蕃族如同漢族,並非單一血緣體所構成之民族,如今所謂漢族(稱漢人似更適宜)者,其最早時(指秦漢之時)之內涵,為華夏、東夷、百越、荊吳四大系民族所構成,其後在歷史發展中,不斷吸納四周各民族(當然也有漢人融入四周各民族),形成內涵多元之民族,吐蕃族也應作如是觀。

吐蕃族也即清以後之藏族,既有土著之人,但其生存空間既有群羌,自不免具有濃厚羌族成分。至於其統治階級是否來自印度,雖屬宗教傳說,也不宜全盤抹煞,以是吐蕃族源也是多元[6]


()吐蕃音意

「吐蕃」以今日漢語普通話(或作官話、國語)讀之,其音為「土翻」,「蕃」字源於「番」,今也讀「翻」,但在唐以前之古漢語中,「番」字之讀音為「波」、「鉢」,何以見之?且從古文獻中尋之:

《書泰誓》:「番番良土,旅力既愆。」
《詩大雅崧高》:「……申伯番番,既入於謝,……」
《詩小雅十月之交》:「十月之交…番為司徒……」

上引三項古文獻中之「番」,其讀音均為「波」、「鉢」[7],此外《史記․秦本紀》有

「古人之謀,黃髮番番,則無所遇。」

據《史記正義》注其音為「婆」,同皤,另《史記․伍予胥傳》載:

「後二歲,闔廬使太子夫差伐楚,取番……」

《史記索隱》註「番」為:「又音婆,蓋鄱陽也。」[8]

再看《漢書․高帝紀》:

「衡山王吳苪號番君。」

同書《地理志》有

「魯國有番縣」

應邵注「番」之音為「皮」,按「皮」古音也讀若「波」、「婆」、「鉢」,而無「翻」之音,按「翻」為唇齒音,而古漢語中並無唇齒音,證諸今日保留古漢語讀音最多之閩南人,讀唇齒音仍有困難,當可知之[9]

縱然時至今日,以「番」為字根之字如鄱陽之「鄱」、廣播之「播」、白髮皤皤之「皤」,其讀音仍為「波」、「婆」,也即「鉢」。


至是吾人可以斷言「蕃」字在唐代時,其讀音應為「鉢」,與藏人(即吐蕃,至於「吐」詳下文另有解)之自稱相當一致。

按「蕃」,乃唐時藏人自稱其國或其人之詞,其情況一如吾人自稱為「華」、「夏」、「華夏」或「中國」者,至於藏人之所以自稱「蕃」,其原因何在?

「蕃」之原意又為何?恕筆者學淺,未能找到適當史料作合理之查證,不過近代研究藏學權威學者歐陽無畏教授曾作下之說明:

「藏人或以本波乃眾皆信奉之『宗教』,遂泛稱之為『鉢』,乃有『蕃』之稱謂。」[10]

如是則「蕃」之稱謂己有合理之解釋;然則何以又在「蕃」之上加一「吐」音?

按初時僅有「蕃」之自稱,如兩《唐書。吐蕃傳》所載,唐廷所派入藏使者之職稱皆之為「入番使」、「和番使」、「答蕃使」、「入蕃會盟使」等,均僅稱「蕃」而不作「吐蕃」(此處用「入藏」一詞,乃便於今人之認知,便宜用之,按清以前尚無「藏」之一詞,合理聲明)。

唐廷或唐人向來自稱「大唐」(無論口頭或書面),藏方顯然發現「大」字乃美稱,於是藏人與唐來也自稱「蕃青布」,「青布」乃是大之意,藏文語法,形容詞放在名詞之後,「蕃青布」即大蕃之意。

「大」字古音讀若「杜」、「土」,至今寧波方言中「大」仍讀若「杜」或「土」,而閩南語中「大」字之讀音也含有「杜」之音,如是「吐蕃」即是「大蕃」,一如大漢、大唐、大明者然。

舊《唐書》所謂「以禿髮為國號,語訛謂之吐蕃」實屬臆測之說。

吐蕃即大蕃並無奇特之處,但若干外國「學者」,每喜標新立異,師心自用,迂迴曲折巧為解釋,如訓「吐蕃」為「高原人」,為「西藏高原」,為「戰勝國的王者給予勇敢人民的一個稱呼…Thuh-ap的意思,是強者。」……等等不一而足[11],這種強作解人,徒增困擾而毫無意義。

至於「圖伯特」一詞,「圖伯」或「圖博」顯然是「吐蕃」之諧譯,吐蕃部落繁多,十三世紀蒙古崛起後,見其種類繁多,遂稱之為「圖伯特」,蓋蒙古語法複數詞以「特」音表示之,多數之吐蕃部落遂讀作「圖伯特」,一如衛拉特者然。

清初《平定西藏碑》中,就曾三度使用「圖伯特」一詞,此詞嗣經輾西傳,西方人遂稱西藏為Tibet,一般人往往失察,以為「圖伯特」Tibet為外來之稱謂,殊不知圖伯特一詞實早於西藏,早於圖伯特者,則為吐蕃,而土蕃則由蕃衍化而來。




延伸閱讀:
從使者往來看唐蕃關係:吐蕃簡敍
唐朝 vs 吐蕃(二): 唐使類別及文成公主和親篇
唐朝 vs 吐蕃(三): 唐蕃使者往來
唐朝 vs 吐蕃(四): 唐蕃關係及金城公主和親篇
唐朝 vs 吐蕃(五): 結論




[1]   《唐書》一般均作《舊唐書》,事實上《唐書》之作者豈能預知後代會有《新唐書》之出現而定名為《舊唐書》,只因《新唐書》作者歐陽修有盛名,遂使《唐書》不為人所重視,至清代始再度納入正史,而稱之為《舊唐書》,此種命名頗為不妥,按薛居正之《五代史》未因歐陽修之《新五代史》而改名,宋濂之《元史》,也未因柯紹忞之《新元史》而易稱,何獨對劉昫之《唐書》改名?充其量也只能稱舊《唐書》
[2]   舊《唐書》《吐蕃傳》
[3]   1982年十月五日《聯合報》,該報據香港特派員江素惠十月四日電,所作報導。
[4]   《勝文贊釋》係智鎧論師所造,輯入《甘珠尔》。禮贊部中103
[5]   茹巴底係印度一小國王子,稱吐蕃之族,源自印度,僅為《布敦佛教史》中引印度智鎧論師之說,自不足採信。注3.4.見五世達賴喇嘛著,劉立千譯《西藏王臣記》,北京民族出版社,2000年,頁8146
[6]   關於吐蕃族源流,可參看劉學銚《藏族源流流蠡測》,蒙藏委員會,1987年。
[7]   1939年商務印書館版《辭源》,田部,頁1019:「番番讀如波,訓勇也。」
[8]   見《史記》春六十六《伍子胥列傳》
[9]   按閩南語中無唇齒(如F.V),故往往讀「發」若「花」,客籍人士亦然。
[10]  歐陽無畏於1984年四月九日上午在蒙藏委員會作專題講演時,作如此說法。
[11]  見劉義棠《中國邊壃民族史》,台北中華書局,1971年,頁379~384

張貼留言

0 留言